熔融炉渣的分子假说-j9九游会
创建时间:2008-08-02
把熔融看成是各种氧化物分子(如cao、feo、sio等)及它们之间的化合物分子(如2caosio2feosio等)所组成的理想溶液的假说 在处理熔渣-钢液二相间的冶金反应平衡问题时,这种假说认为只有“自由”的氧化物才能参加反应,而且认为质量作用定律以其理想的形式适用于熔渣-钢液二相间反应(h.schenck)最早用这种观点说明炼钢过程反应(j.chipman)学派早年用这种观点处理氧在熔渣- 钢液二相间分配与脱磷反应,为使“平衡常数”守常,他们曾假定了熔渣中有诸如(2caosio)、(caosio)等无法证明其存在的化合物“双分子”,从而导致这种假说本身的内在的自相矛盾。对熔融炉渣的电化学性质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,它是离子溶液而不是“分子”溶液。
分子假说把冶金反应写成分子形式,例如脱硫反应,即熔渣中的(cao)和钢液中的[fes]反应:
(cao)+[fes]─→(cas)+[feo]常能简明并定性地说明熔渣组成对反应平衡移动的影响,所以一些冶金书刊中至今仍有沿用这种写法的,但这并不意味着熔融炉渣是由各种“分子”构成的。